【找個人,成為你嚮往的光】
接續昨天的廢文,繼續聊《成為你,嚮往的那個人》的人。
小時候作文總有一道題目叫做「我的夢想」,於是班上孩子就發揮擦燈許願的能力:A想當老師,B想當歌手,C則想當總統。孩提的夢話的確不切實際,而長大後似乎驗證夢想不能當飯吃,尤其職場打滾幾年後,對生活的熱情也逐漸消散,腦子裡出現最多的想法是:「中餐要吃什麼!」
處於「現實」的恐慌族,身邊大多都是同類型的人,嘴上很愛念著「錢」很重要!左手拿著哀鳳,右手拿星巴克,老是在飯店的高檔餐廳打卡,嘴巴叫著窮,因為買不起房,總覺得未來不安穩,薪水不夠用。
貧窮感的產生,大多來自對身邊人的比較,明明都是做同樣的工作,卻有著同工不同酬的區分,明明都是同一個區長大的,卻有人含著金湯匙直接開店做老闆,自己只能領微薄的薪水。嚮往,變的遙不可及!除非此生打掉重來。
直到我參加某場打工度假的分享會,台上的人訴說著年輕時去打工度假一年的旅遊心得,他說:「旅行的養分會滋養你一生。」即使旅途歸來之後工作並沒有多大成就,但那段青春暢狂的出走歲月,讓他見識世界是如此遼闊。
台下的我,不由得聽得出神,心之嚮往就想立即奔跑到千里之外的藍天白雲下,同時又擔心三十歲後的我,還有機會擁有這樣的人生嗎?我捨得放下工作、家人還有朋友嗎?
睜開眼,現實多麼繁雜,工作要處理的鳥事堆積如山。
閉上眼,我好希望自己是他,在天地遼闊間找陌生的風景。
我不認識台上的那位分享者,然而他三十分鐘演講卻一直徘徊在我腦海中無法消散,心底一直有個聲音告訴我:「去成為他!去成為他!她可以辦到!你也可以!」或許那就是我內心一直渴望的生活,只是沒有一個真真切切的人站在我面前,並鼓勵著我說:「那一點都不難,你可以辦到。」
後來,我跟當天分享會上著參與人變成了真實朋友,包括主辦者、分享者,以及台下的一群人,在彼此互相的鼓勵下一個一個離開舒適圈到國外工作生活,同時短暫的相遇,相知,相惜。
十年後的我們,A留在澳洲的達爾文當按摩師傅,B回來嫁給了嘉義開書店的老闆,許多人擁有了不同的人生,而我從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變成作家,從台下的人變成站在台上的人,成為了我當初想嚮往的那個人。
有時候,心中的渴望總是需要一個人嚮往的人當催化劑,告訴你「別擔心!一切問題都會被解決的。」
即使這麼多年過去,我仍對當時的人充滿感激,沒有這個轉捩點,也無法鼓起勇氣捨棄眼前累積多年職場經歷。
最後,仍以致謝流浪魚所創辦打工度假流浪基地的前輩們,相信你們也改變了不少人的未來與選擇,而我能做的,就是把這樣的嚮往傳遞下去。
✈ 紐西蘭 莫圖伊卡
-
生活中,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
博客來:https://reurl.cc/4yEqzV
誠品:https://reurl.cc/qm79mN
金石堂:https://reurl.cc/mq8Wn9